艺考生
是一个充满挑战与机遇的群体
他们既要面对繁重的文化课学习
又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艺术创作上
他们的道路并不平坦
但他们始终坚守着内心的热爱
用汗水和努力铺就通往梦想的道路
让我们继续走进长斑艺考生校友的世界
聆听他们的心声
感受他们的情感
本期校友
校友说母校
01
熊凌萱:不要急于否定当下的自己
如果问高中三年给了我怎样的感悟,我的回答是:不要急于否定当下的自己。我依然记得高一时,我的成绩不理想,理科的学习屡屡碰壁,但是老师、家人从未放弃过我,只要我有了一点小小的进步,她们就会表扬我,鼓励我,跟我说“你的进步空间很大”。高二分水岭,我选择了政史地纯文科方向,而在纯文的基础上,我又选择了走艺考生的道路。其实一开始对于选择艺考之路,我是犹豫不决的,一方面担心开销太大,一方面也担心我不能成功。我记得在某次平常的晚自习,我找到班主任阳燕娇老师说出了我对艺考之路的疑虑,但是阳老师开导并且支持我说:“多一条路,多一个机会”。到今天我依然感谢阳老师的鼓励,感谢父母的支持,感谢那时自己的勇敢。在最后高三冲刺阶段,我在班级学习氛围的感染下,专注投入文化课学习,最终高考达到了自己的目标分数,进入了理想的大学。
须知少年凌云志,曾许人间第一流。希望我们都有做梦的勇气,更有付诸实践的决心。
02
莫一黄:珍贵的长斑记忆
于我而言,在长斑的高中时光是一段既充满挑战又充满希望的岁月。课堂上,我们聚精会神地听讲,认真思考难题。遇到不会的知识点,总有热心的同学为我耐心解答,直到我弄懂为止。课间休息时,我们会围成群讨论题目,也会偶尔和朋友们聊天、玩闹。我永远记得高三初雪那天,大家在走廊玩雪,我们的笑容特别灿烂,老师们纷纷拿出手机记录我们,让那一瞬间的美好定格。即使那段高中时光已经逝去,但它留给我的回忆却是永恒的。那些挑战、那些努力、那些笑容、那些友情,都成为了我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我感谢那段时光,感谢同学们的陪伴,感谢班主任阳燕娇老师的鼓励,感谢蒋慧琳副校长的细心指导,特别感谢一切遇见。
03
彭川夏:劳逸结合是重要法宝
在严格的长郡教育体系管理下,长斑在教育教学方面却具有罕见的“松弛感”。相比起打鸡血式的教育,长斑的老师们更注重教会我们自主学习,鼓励我们利用自习时间查漏补缺,从而弯道超车。记得彭丁厚老师最爱说:“我们要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说全年级,至少我们班同学是可以完整复述出来的。高三那年一到下课时间,最安静空荡的是教室,最吵闹拥挤的是办公室。因为大家清楚地知道要把握下课时间,把不懂的内容与老师探讨清楚;也清楚地知道要把安静的教室留给想要认真思考或者想要放松休息的同学们。“劳逸结合”正是我们走过高三的重要法宝。另外,我还想感谢江斌斌老师和彭倩老师,因为不论有多少“无脑”的问题,她们办公室的大门总是为勤于思考的学生敞开。大学并不是终点,而是人生的新起点,希望每一个长斑学子未来都能在自己的领域闪闪发光。
04
刘奕龙:难忘长斑青葱岁月
在蝉鸣不止的盛夏,相遇又分开,课桌,黑板,操场,一起在走廊吹过的微风,窗外的晚霞,曾经想逃离的教室,也会成为念念不忘的日子。
从初入长斑的懵懂到成熟的少年,是长斑的老师和同学们助我成长,回忆三年有许多回忆令我动容:有预备铃想起的紧张,被点名回答问题时的慌乱,犯错后被谈话的自责;也有和朋友一起“抢饭”的“疯疯癫癫”的日常,入睡前的窃窃私语,运动会上大家的团结一致。最令我难以忘怀的还是艺考时光:那时正赶上新冠病毒二阳的风波,是老师们不断为我们护航,才使得我们在艺考路上一路畅通,才有了最后的成功!这些事情回忆起来就仿佛发生在昨日,可谁曾想三年的光阴一晃而过。
在这个充满变数与挑战的求学旅程中
你的选择可能会因时而异
或追逐学科的奥秘
或探索艺术的无限
但无论你选择的方向如何
长斑都会像一座坚固的堡垒,守护着你
让你无惧风雨,勇往直前
……
我们希望通过这些真实的故事
给予Ta们有益的建议
引导Ta们深入思考
也期待更多的【你们】选择长斑、加入长斑!
END
来源 | 招生办 责编 | 杨子贤 审核 | 蒋慧琳 李光 李云 王优良 张浸月 顾问 | 石鹰 刘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