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双减”政策下的作业该怎么布置?我校九年级化学组为了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多次布置动脑又动手的实验作业。接下来,跟我走,一起来看看九年级同学们是如何自制净水器和酸碱指示剂的。
自制净水器
化学老师们课堂上传授了水的净化原理:利用纱布与石英砂的过滤作用和活性炭的吸附作用来净化水质,然后布置作业让同学们回家制作简易净水器。当混浊的水经过层层过滤变清澈的那一刻,同学们感受到了实验作业带来的快乐。有些学生的水没有过滤干净,跟老师和同学讨论后对实验的不足之处进行改进,再次进行实验,最终也取得了成功。
酸碱指示剂
了解酸碱指示剂的作用可以帮助我们检验生活中的酸和碱,化学组布置了自制酸碱指示剂的作业。在老师们的指导下,各班同学积极行动起来,自行查阅资料,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操作。他们从各种植物的花、果实、茎和叶子中提取了汁液,然后将提取液分别加入不同的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中,观察颜色变化,总结出实验结论,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及反思。本次活动中同学们自制了多种酸碱指示剂,主要有紫甘蓝提取液、苋菜提取等。在制作过程中,同学们学会了自制植物酸碱指示剂的方法,并用酸碱指示剂检验溶液的酸碱性,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
“格物”才能“致知”,在这些实验过程中,同学们收获了知识,提高了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在合作与交流中形成了团队意识与创新意识,更是见识了化学世界的美丽与多彩,体会到了“从生活走向化学,用化学服务生活”的学科价值。
让这样的作业来得更猛烈些吧!
本次活动的开展,为全校老师们在“双减”政策下的作业设计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新的思路。相信老师们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加强对作业设计内涵的理解,都会精心设计好每一次作业,从而真正使作业达到减量提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