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学行

研学特辑(二) | 劳动,让生命更有温度

发布时间:2021-01-08作者:办公室

以“劳动,让生命更有温度”为主题,2020年12月9日、10日长郡斑马湖中学初三年级的同学们前往梅田湖研学基地开展主题研学活动,通过本次研学的三大课程群——农事劳作、劳动创意、美好生活,让同学们全方位体会劳动的快乐,从学校走到田野,稻田上的风声与教室中的书声一样动听;从笔墨换成镰刀渔网,劳作也是青春的学习姿态!


前置课程


为了让同学们更好的深度参与进研学活动中来,研学开始前,研学课程的设计者皮访贫老师给初一至高二五个年级、近三千名学生带来了一堂生动有趣的研学前置课程。劳动,让生命更有温度,课程就围绕何为劳动教育、为何要进行劳动教育、怎样进行劳动教育展开,引发同学们对于劳动的意义更深刻的认识。由此,同学们对本次的研学活动也愈发的期待。

image.png image.png

图|活跃的课程现场


开营仪式


安全是研学活动顺利开展的基础,在研学活动正式开展之前,基地的总教官再次向同学们强调研学活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并由班级内部选出安全责任小组,以督促同学们有序、安全参与。随后,同行的年级组组长张老师在仪式上致辞,寄望同学们满载而归。



研学进行时


竹筏竞技


小小竹筏水中游,在乡村,竹筏是容易制作的水上交通工具。经过教官的一番指点,同学们便迫不及待地踏上竹筏,一展身手。





节气挑战


“节气挑战”是以二十四节气的知识为原型,分组挑战快速寻找目标的团队游戏。挑战需要同学们群策群力,抓紧时间、发挥智慧,夺取胜利!


 


撒网捕鱼


湖南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耕作与渔猎文化和谐共存。撒网捕鱼作为一项传统技艺看着容易,操作起来可并不简单,举手投足之间,尽是丰富经验的体现。不一会,同学们便找到了自己独到的小窍门,一条条鱼儿纷纷被打捞上岸。







鲜厨当道


回到农家,烧的红彤的炉火映在同学们的脸庞上,有别于精致的现代厨房,这里的柴火灶更有扑面而来的家的温暖感觉。在农嫂子的指导下,同学们学着往灶里加柴、拿起锅铲烹饪自己的拿手好菜。从田地里到餐桌上,每一份食物都是自然的馈赠和人们辛勤劳作的成果——珍惜粮食,从我做起!










图丨热火朝天的烹饪现场


篝火晚会

在篝火晚会中,同学们青春的活力点亮了劳动的田野。精彩纷呈的节目,表达了劳动的喜悦;欢歌载舞的喜悦,庆祝这美好时节,老师们也在同学们的热情的带动下一同登台献唱。这个夜晚也必然被铭记于大家的心中。






夯土造屋


夯土,是中国古代建筑的一种材料,结实、密度大且缝隙较少的压制混合泥块,用作房屋建筑。我们看到的万里长城、故宫、马王堆汉墓、秦始皇陵这些古建筑,它们的地基都是夯土。同学们分组合作,挖土、担土、夯实,体会这项千百年来的建筑技艺。






动力圈


我们都知道蚂蚁可以负重三十几倍于自身的重量。每个“成员”就像一只只蚂蚁蕴含着巨大的力量和潜能。动力圈拓展项目就是旨在提升团队凝聚力、开发团队潜能、塑造个人正向信念、锻造钢铁意志。训练过程激情澎湃,斗志昂扬,给所有同学们以震撼和力量!





结营仪式


两天一晚的研学活动到此即将落幕,在结营仪式上,基地的农户们用一段舞狮表演再次欢迎同学们的到来,也祝愿同学们前程似锦。


1808班班主任汪老师则代表学校对同学们在本次研学活动中的表现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鼓励。同时,同学们优异的表现也分获了梅田湖研学基地的表彰。








班级风采











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世间的美好梦想,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实现;生命里的一切辉煌,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铸就。”两天的研学之旅圆满结束,这两天给大家留下的回忆、学到的知识将会永远留在我们心间。劳动光荣、勤劳奋斗,这些精神绝不止是口头的表达,更体现在各行各业人们的奉献中,也需要我们学生不断感悟、践行。愿同学们能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发扬劳动人民的精神,脚踏实地、用耕耘创造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