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日-25日,长郡斑马湖中学高一年级全体师生前往胡耀邦故里以及博士村,开展“弘扬红色精神,砥砺强国之志”主题研学活动。追随伟人足迹,传承红色基因,缅怀先烈精神,点燃激情梦想。探寻耕读文化的厚重底蕴,领悟劳动的快乐。
敬献花篮 缅怀伟人
庄严的耀邦广场,参加活动的全体师生仪容整肃,面向雄伟的胡耀邦塑像,缅怀伟人,寄托怀想。在庄重的音乐声中,礼兵手扶花篮,带领参加活动的老师向胡耀邦塑像敬献花篮。全体师生向塑像三鞠躬,同学们在庄严的仪式里感受伟人风采,传承伟人精神,爱国主义情感得到升华。
耀邦故里 精神传承
“一身正气深得人民敬爱,两袖清风堪称为人楷模”。在胡耀邦故居与纪念馆,同学们通过大量的文物和文字、图片史料,重温革命战争时期的烽火岁月,感受胡耀邦同志的人格魅力和高尚品质,深入了解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艰苦奋斗、廉洁自律、为国为民的优良作风。
革命足迹 光辉起点
“一场危机,一面旗帜,一条道路,一支军队、一部史诗”。在秋收起义纪念馆中,同学们认真参观学习,通过图片史料和文物史料、视频以及讲解员解说,回望历史,了解秋收起义的发生背景和历时过程,感受革命先烈为了民族的独立解放和国家未来奉献生命的伟大奋斗精神。
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
篝火晚会是一个古老传统的欢庆形式,火象征着希望、光明、温暖、热情,更象征着如火焰般热烈的青春年华。夜晚降临,篝火燃起,所有师生欢度时光,各班纷纷上演精彩的节目推动晚会一个个热潮感受激情与快乐,享受青春与活力!
熠熠生辉的灯光
映照着一张张笑脸
文化溯源 知识沐浴
古老的文物在目光中苏醒,字画间诉说着历史的沧桑。来到耕读文化馆,同学们们仿佛穿越时光:收获储存、炊事饮食、家居生活、纺织衣饰、乡村工匠、村镇民居......同学们在这里感受先辈们的聪慧和智慧,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油然而生。
撒网捕鱼 传统渔猎
撒网捕鱼,一种原始的捕鱼方法
看似简单,却是一项技术活
在教官的悉心教导下
同学们跃跃欲试,纷纷撒下自己的大网
希望捕获更多的鱼儿
他们笑声阵阵,收获欢乐满满
龙舟竞赛 百舸争流
“咚、咚、咚……”
浑厚有力的鼓点声破空而来
让人期盼已久的划龙舟比赛马上开始
在铿锵有力的鼓声下
同学们下腰、伸臂、划水,尽情展示着力与美!
水中龙舟劈波斩浪、激情竞渡
加油呐喊声此起彼伏,场面热闹非凡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强国有我 创意无限
在一双双巧手绘制下,不同省份的魅力在地图上尽情显现,每一条线条都代表着一段旅程,每一个点都诉说着一个故事。
在这张地图上,同学们看到北方的广袤大漠,南方的碧海蓝天,东方的繁华都市,西方的秀丽山川。每一个省份都有着独特的风景和文化,各具特色。
指尖艺术 手工绳编
指尖上的智慧——绳编
横竖交错的自然之美中藏着无穷的魅力
同学们在教官的示范和指导下玩转绳条
动手又动脑,仔细琢磨每一个步骤细节
想亲手制作一件属于自己的手工作品
师生真情 用心陪伴
春来夏去,孤与晚霞相伴
秋过冬至,孤鹜与黎明相守
在学生成长路上,有这样一群人日夜守望
用星星之火点亮学生前进之路
他们就是老师
在研学过程中,班主任们全程陪伴,和同学们一起参与活动,悉心指导。有一位同学在深夜突发身体不适,班主任范颖老师临危不乱,将同学送往医院治疗并安抚其情绪,不辞辛劳在病床前陪伴、照顾,直到同学病情好转康复。正是他们的坚守,才让我们的学生在爱的阳光和雨露下蓬勃发展。
集体大合照
此次研学活动,同学们接受精神上的洗礼,增进了爱国情感;品读农耕文化,树立了团结协作的意识。研学之旅给予了他们更宽的眼界,他们走过的路,见过的人,将在他们的岁月里熠熠生辉,永生留存!
来源 | 高一年级组
图文 | 袁志红
责编 | 杨子贤
审核 | 蒋慧琳 李光 吴智
顾问 | 石鹰 刘建军